为做好今年全省工程造价专业人员业务水平等级统一考试工作,现将考试科目、时间等相关工作安排如下。请及时做好全省统一考试的各项准备工作。
⑵2012年首次参加全省统一初级考试,部分科目未通过的人员(保留2012年已通过考试科目成绩)。
2、中级2011年以前(含2011年)经全省统一考试,获得相应专业工程造价专业人员初级业务水平等级证书的人员。
3、高级2008年以前(含2008年)经全省统一考试,获得相应专业工程造价专业人员中级业务水平等级证书的人员。
(1)网络报名时间统一定于6月1日-6月30日。届时考生可登录“建设工程造价专业人员信息管理系统”(网址:)进行网名,按照要求如实填写报名表、扫描并上传本人相关资料(身份证、学历证明、一寸近期正面免冠照片、《工程造价专业人员业务水平等级证书》,上传的扫描件大小控制在100KB以内),提交报考申请。考生请正确选择报考人所属辖区。报考申请一旦递交,网程完成,报名信息不能再做修改,考生在递交前务必认真核对所填信息是否准确。
考生报名与考试时使用的身份证必须一致。报名时,报考者要仔细阅读诚信承诺书,如实提交有关信息和材料,凡弄虚作假的,一经查实,即取消考试资格或合格资格。
(2)现场确认时间为7月1日7月12日。考生需注意网上审核意见,不予审核通过的应及时修改相关信息后重新申报,网上审核通过的考生应按网名时的提示正确打印报名表,经所在工作单位签署审核意见(盖章)后,由本人于时间到工作单位所在地的造价管理机构进行现场确认和缴费。现场确认时,考生须提供如下材料:
④申请参加增项和升级专业资格考试的人员,需提供已有的《工程造价专业人员业务水平等级证书》复印件(查验原件)。
各市造价管理机构应组织人员在时间内做好考试报名的现场确认工作,于8月10日前向省里汇总本地区考试人员数据。
已完成现场确认缴费的考生,请于9月9日-13日,登录“建设工程造价专业人员信息管理系统”,下载打印“准考证”等资料,并按“准考证”的时间和地点,凭本人有效期内的身份证原件(包括军官证、护照、临时身份证)和“准考证”参加考试。
(五)请各市于8月10日前将试卷份数汇总表(见附件二),按统一格式,由经办人签字,加盖单位公章后,一并报送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
(一)初级考试包括《工程技术基础知识》、《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工程编制与应用》三门。
1、各专业的《工程技术基础知识》试题,采用标准化试题(答题卡),每个专业一份试卷,闭卷考试,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2、《建设工程造价管理》试题,采用标准化试题(答题卡),各专业同一份试卷,闭卷考试。试卷中按初级、中级、高级,满分分别为100分、120分、14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3、各专业的《工程编制与应用》试题,每专业一份试卷,开卷考试,答题。试卷中按初级、中级、高级,满分分别为100分、120分、14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一)考生参加《工程编制与应用》科目考试时,只允许携带黑色钢笔或签字笔、2B铅笔及相应橡皮、卷(削)笔刀、无声无文本编程功能计算器、相关证件及与本专业相关的工具书,如相关定额、规范等。不得携带培训教材、讲义、模拟试卷、各类复印(翻印、盗印)的定额资料以及考生事先书写的任何资料、复印件。答题所用草稿纸由考试主办单位统一发放、回收。
(三)各市考点均应设在省辖市所在地,原则上设置一处考点,如确因特殊情况需设置两处考点,须事先报请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同意。
请各市严格按照省里统一部署和《工程造价专业人员业务水平等级统一考试工作制度》做好考前各项工作,确保2013年工程造价专业人员业务水平等级统一考试工作顺利进行。
复习资料经验分享政策解析考试试题报考条件报名入口考试科目考试用书报名时间证书领取成绩查询注册查询准考证打印历年真题模拟试题考试大纲
复习资料经验分享政策解析考试试题报考条件报名入口考试科目考试用书报名时间证书领取成绩查询注册查询准考证打印历年真题模拟试题考试大纲
复习资料经验分享政策解析考试试题报考条件报名入口考试科目考试用书报名时间证书领取成绩查询注册查询准考证打印历年真题模拟试题考试大纲
复习资料经验分享政策解析考试试题报考条件报名入口考试科目考试用书报名时间证书领取成绩查询注册查询准考证打印历年真题模拟试题考试大纲
复习资料经验分享政策解析考试试题报考条件报名入口考试科目考试用书报名时间证书领取成绩查询注册查询准考证打印历年真题模拟试题考试大纲
复习资料经验分享政策解析考试试题报考条件报名入口考试科目考试用书报名时间证书领取成绩查询注册查询准考证打印历年真题模拟试题考试大纲
复习资料经验分享政策解析考试试题报考条件报名入口考试科目考试用书报名时间证书领取成绩查询注册查询准考证打印历年真题模拟试题考试大纲
1、凡本网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建设工程教育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部分资料为网上搜集转载,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
本网转载之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