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脚下邂逅春暖花开

※发布时间:2015-6-17 10:11:43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标签:厨师天下,芜湖县招标采购中心,杨幂潜规则视频,高尔夫培训,天天爱消除刷分曲阜孔庙。

  李佳飞

  四月,正是北方草长莺飞春暖花开的季节,此时去山东拜谒“一山一水一”,恰遇一柳絮纷飞,樱花、牡丹、迎春花竞相盛开,满眼春意盎然,心情无法不阳光灿烂起来。虽然南方海岛的气温已经步入夏日的节奏,但在北方,四、五月正是春意盎然的时节。因此,将“五一”小长假安排于此,也是个极佳的选择。

  国泰民安花满城

  泰安,寓意“国泰民安”,位于泰山脚下,北邻泉城济南,南接孔子故里曲阜,处于“一山一水一”旅游热线的中心,是我们此行的首站。抵达济南遥墙机场后,泰安的朋友直接将我们送到了泰安市中心的御座宾馆,据说这里曾是历代帝王泰山封禅祭祀下榻之处,主体全为仿古建筑,院内楼台亭榭、花木荟萃,具有典型的皇家风范。

  因为天色已黑,加上旅途的劳累,初次见面,我们对散发着悠悠古韵的砖墙和精致温馨的居住只是匆匆一瞥,没想到之后会收获更多的惊喜。

  第二天清晨,当我们醒来拉开窗帘时,赫然发现住处与泰山脚下最大的古建筑群、古代帝王封禅祭祀的岱庙,竟共用着一道古城墙,越过爬满爬山虎的青砖墙头,岱庙内那按照帝王宫城形制修筑的楼台、,还有林立的古木、奇石、碑刻等,近在眼前!于是迫不及待地跑出房间,想要进岱庙细细品观,结果一出门,又遇见满树盛开的樱花,大朵大朵的粉红,缀满枝头,还有冬青树下绽放的各色牡丹,美得太不真实了,让人忍不住想伸手去摸一下,发现是真的哇,不禁啧啧称赞。

  当地的朋友介绍说,泰安位于南北交汇的中轴线上,四季分明,气候宜人,许多北方生长的树木花卉直接移植到南方不易成活,就会经过泰安中转—先在泰安种养一段时间,再往南方迁移成活率就大大提高了,反之亦然。因此,这里汇聚着品类繁多的花卉植被,据说全国最大的樱花种植也在这儿呢。

  不得不说,泰安城区的园林绿化和卫生真是好,漫步泰安,无论是环山周边,还是街道、公园,都干净整洁,随处可见盛开的樱花、玉兰、紫叶李、迎春花、牡丹,争奇斗艳,粉的、白的、紫的、黄的,拥簇在那一片片嫩绿的叶丛中,陶醉了整个春天。

  登泰山,据说是每个来到泰安的游客必定要完成的心愿,我们当然也不能留下遗憾。不过,恐春寒料峭,我们没有选择半夜登山,泰山顶上看日出的壮美景象只能听别人转述了。我们感受的是徒步登上海拔1545米主峰对体力和意志力的。不愧为世界首例自然与文化双遗产的中华名山,以气势雄伟著称的泰山,不仅自然风光多姿多彩,珍稀古树名木更是增添了浓厚的历史感和沧桑感。还有历代帝王及文人墨客留下的众多文物古迹和诗文华章,让泰山素有“东方文化缩影”之称。因此,我们在登山的过程中,不时停下,在珍贵的“汉柏”“唐槐”或是摩崖石刻前留个影,随便择一处石阶小憩,再继续向前。不知不觉5个多小时就过去了,我们走过了中天门、南天门、碧霞祠……直至玉皇顶,一回首,“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泉水养人润

  如果说,山是根基,是魂,那么水,就是血脉,是精气神。素有“泉城”之称的济南,是一处“家家泉水,户户垂柳”的地方,这里人们的生活都像经过泉水泡过一样,透着别样的简至和悠闲。晨起,取剔透清冽的泉水泡一壶茶,伴着淡淡的茶香,细读那些写在大明湖畔、千佛山脚下的诗词,不觉已到午饭的时间;下午,倚在粗柳树上打个盹儿,看泉边的棋局变化,柳絮翩跹。

  当然,到济南的看泉,就不得不去趵突泉,她是济南“七十二名泉”之首,被誉为“天下第一泉”,不全因三窟迸发的胜景,更因文人墨客在此留下的韵味和诗篇,曾巩、苏轼、元好问、赵孟頫\、张养浩、王守仁、王士祯、蒲松龄、何绍基、郭沫若、启动等文化名人均曾在此题咏不断。我们来时是春天,青青的柳叶满树新鲜,柳絮飞舞时好似棉花,又像雪片。据说秋天的趵突泉更有韵味,那时的泉水依旧清澈,可多了几份颜色,缓缓的,像一幅幅流动的画,流转的老歌,印在脑海中,久久不散。

  趵突泉公园内还有一处漱玉泉,相传这是宋代著名女词人李清照的故居所在,李清照曾于此掬水梳妆,填词吟诗,漱玉泉因她的词作《漱玉词》而得名。

  还有百脉泉。据说可与趵突泉齐名,此泉自池底涌出数不清的水泡,缓缓升起,似珍珠滚滚而上,因此有“百脉寒泉珍珠滚”之美称。如今,岁月流逝,苔藓留痕,覆盖青苔的池壁将泉水染成了一池碧翠,池中游鱼在欢快地嬉戏,红的、黄的,活跃的身影,游动出一池的灵气。

  看不完的泉水,但是看多了就能总结出一些规律来:泉的魅力就在于她能把原本简单的地方变得有趣味,多出一份灵动的婉约。

  还有人去济南是一定要去看大明湖的,她也是济南三大名胜之一,自唐宋开始,一湖碧荷便引得游人纷纷而至。可惜我们此行并不是看荷的最好季节,只好作罢,有缘待盛夏时节再来吧。

  心怀虔诚谒

  当然,心怀虔诚拜谒孔丘才是我们此行最重要的行程。于是,在一个阳光和煦的日子里,我们开始了“三孔”之旅。

  首先是孔庙,这是祭祀孔子表彰儒学的,始建于周朝,完成于明清时期,是目前世界上两千余座孔庙中最大的一座,其恢弘的气场,一下子让我们肃穆起来。资料显示,孔庙现占地14万平方米,三布局,九进庭院,贯穿在一条中轴线上,左右作对称排列,整个建筑群包括五殿、一阁、一坛、两堂、17座碑亭,共466间,分别建于金、元、明、清和时期。主体建筑大成殿,重檐九脊,黄瓦飞甍,周绕回廊,为东方三大殿之一。

  “在曲阜主城区,难得一见高楼大厦,无论哪个单位或个人建房,都不会超过孔庙大成殿的高度,以此表达对孔子的尊敬。”参观过程中,当地导游的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文化,大概就是这样融进了当地人的血液。

  紧挨着孔庙的是孔府,旧称衍圣公府,在孔庙东邻,是孔子嫡系长支世代居住的府第私邸和官署,始建于宋仁宝元年(公元1038年),是我国仅次于故宫的贵族府第,号称“天下第一家”。据介绍,孔子去世后,孔子嫡孙一直恪守“诗礼传家”的祖训,收集历代礼器法物,藏品竟达10万余件,其中尤以孔子画像、元明衣冠等著称于世。此外还有明清文书档案,它是孔府400多年各种活动的实录,共有30多万件。

  我们最后参观的是孔林。这是孔姓家族的墓地,自孔子“葬鲁城北泗上”,其子孙接冢而葬,两千多年从未间断,林内墓冢累累,多达10万余座,是为世界之最。不过,孔林并不仅仅是一块墓地这么简单,走进去便能感受到,这里还是一处集墓葬、建筑、石雕、碑刻为一体的露天博物馆,奇花异草点缀其间,又像一座天然的植物园。

  也许是文化浸染的缘故吧,曲阜的一砖一瓦都透着悠远和厚重的韵味,街边建筑、护栏、灯、小标识都带有当年鲁国的印记。一不小心,我们还碰上了一辆马车,导游说,这是模仿当年孔子周游列国的情形,坐上马车需得慢慢前行,细细观赏一的风景,有古训曰“欲速则不达”。

  作为如今山东的一个县级市,曲阜面积其实并不算大,却游人如织。在我们参观的过程中,一拨又一拨国内外的游客与我们擦肩而过,耳边不时能听到英文导游在用一口流利的英语给国外的客人介绍孔子。

  更多精彩:

  特马-马经

相关阅读
  • 没有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