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肇始于学校1987年面向南方各省招生的建筑与土木工程技术专业,2001年5月归并建立工程技术系。2007年10月,由信息工程系、工程技术系、资源与系相关专业整合正式组建为城乡建设学院;2014年3月,校批准,将城乡建设学院一分为二,单独成立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现有建筑系、城乡规划系、建设管理系,设有建筑学、城乡规划、工程管理、工程造价4个一本专业,拥有“城乡景观规划与设计”二级科硕点和工程硕士“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专硕点;学院建有建筑学、城乡规划、工程管理、工程造价4个综合实验室,1个教学实践实验中心,新建教学档案室1个、实验机房1个、制图室3个,1个校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实验室面积6000多平方米;拥有四川省建筑科学研究院等6个“产学研合作”和20余个校外教学实践及社会实践;是四川省工程造价师协会“造价员资格证”考点之一。
学院现有专兼职教师55人。在专职教师中,有教授、副教授17人,(实验师)30人,助教8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33人;硕士研究生导师13人,研究生指导合作导师10人;10人进入学校“双支计划”;具有注册建造师、注册城市规划师、注册监理工程师、注册造价师等国家注册执业资格的教师13人。有40人次获省部级以上励24项,其中国际性励1项。
积极组织和指导学生参加大学生创新性训练计划、科研兴趣计划、“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和创业计划竞赛,以及其他国家、省级和行业专业技能竞赛。学生获批发明专利二项、实用新型专利40余项。学院成立三年来,有100余人考取了国家公务员,120余人考取了事业单位,90余人到国有大型企业工作,30余人到国外工作或学习,70余名毕业生考取(保送)中国科学院自然资源与地理研究所、生态研究中心,中文大学、理工大学、东南大学、武汉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林业大学、四川大学、重庆大学、西南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等“985”或“211”等国家重点科研院(所)和高校硕士、博士研究生。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8%以上。
2017年中国地理学会经济地理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经济地理学与可持续转型于2017年26、27日展开,近180位报告人将登录活动中心与二教各分会场,进行高水平、深层次、专业的交流报告。
2017年3月21日,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与日本北九州市立大学国际工学部签订合作框架协议。合作协议的签订是在学院连续两届选派建筑系师生赴日短期交流(游学研讨、参加国际会议和Workshop设计)的基础上签订的,为期五年的合作框架协议,包含互派交换生、学术交流、科研协作、合作参与国际竞赛和项目等内容。
本专业培养具备建筑设计、城市设计、室内设计、建筑工程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受到注册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有项目策划与管理、建筑设计方案和建筑施工图绘制等方面的基本能力,能在设计部门从事设计工作,并具有房地产投资与经营管理等多种职业适应能力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就业去向:可在设计单位、建筑或房地产企业、事业单位以及城乡建设部门等从事建筑设计、建筑策划、室内装饰、房地产经营管理、科研教学等工作。
本专业培养具备城乡规划、建筑设计等方面知识,掌握城乡规划、景观规划、建筑设计等方面的基本技能,能在城乡规划设计、规划管理、决策咨询、建筑设计、房地产开发等部门从事城乡规划设计与管理方面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就业去向:可在城乡规划、设计、管理、咨询和研究等单位以及在建筑设计、房地产开发等企业从事城市总体规划、城市详细规划、景观规划、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市规划管理、建筑设计、房地产策划,以及相关政策法规研究等方面工作。
本专业培养具备管理学、经济学和土木工程技术的基本知识,掌握现代管理科学的理论、方法和手段,能在国内外工程建设领域从事项目决策与全过程管理的复合型高级管理人才。
就业去向:可在建筑或房地产企业、工程设计、机构与咨询机构、科研机构等单位从事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工程项目招投标管理、工程咨询、项目评估、房地产开发与经营、科研教学等相关工作。毕业生经过实践并通过考试可获得注册造价工程师、注册监理工程师等职业资格。
本专业培养具备工程造价管理、法律和土木工程技术的基本知识,掌握工程经济管理、工程造价编制等方面的理论基础和基本技能,全面获得工程师基本训练,培养具备健康的个性品质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能在国内外工程建设领域从事项目决策和全过程造价管理、以及部门、教学和科研单位从事相关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就业去向:可在部门、投资管理企业、造价咨询单位、建设单位、监理公司、设计院(所)工程咨询等单位从事项目投资、项目评估、造价咨询、招标与投标、概预算编制与审计等相关工作,以及教育和科研单位从事教学科研及相关政策法规研究工作。
学院积极争取社会资源拓展学生双创平台。继构建了“西部之光”规划设计大赛,“卓越杯”工程算量大赛、“台达杯”建筑设计大赛等8项固定的科创竞赛体系,学生获“挑战杯”等科创竞赛国家级励4项、省级项11项,获“全国高等院校工程造价技能与创新大赛”一等(排名全国第一)、第六届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三创”挑战赛二等、全国第六届BIM建模大赛全能二等、“西部之光”专项等校外科创竞赛项13项次,学生获批发明专利二项、实用新型专利40余项。学院获评第三十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优秀组织单位,“挑战杯”优秀组织。近三年,一名学生获四川省教育厅苗子工程近8万元创业资助,21人次获万元创业补贴,累计9人次创办公司实施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