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安全工程师备考:基本概念汇总!

※发布时间:2017-8-18 15:05:07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安全,泛指没有,不出事故的状态。系统安全工程的观点认为,安全是生产系统中人员免遭不可承受风险的状态。系统工程中认为,安全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安全,任何事物中都包含有不安全的因素,具有一定的性,当低于某种程度时,就可认为是安全的。

  根据现代系统工程的观点,安全生产是生产过程在符合物质条件和工作秩序下进行,防止发生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等生产事故,消除或控制有害因素,保障人身安全与健康、设备和设施免受损坏、免遭的总称。

  所谓安全生产管理,就是针对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问题,运用有效的资源,发挥人们的智慧,通过人们的努力,进行有关决策、计划、组织和控制等活动,实现生产过程中人与机器设备、物料、的和谐,达到安全生产的目标。

  安全生产管理的目标是,减少和控制危害,减少和控制事故,尽量避免生产过程中由于事故所造成的人身、财产损失、污染以及其他损失。安全生产管理包括安全生产法制管理、行政管理、监督检查、工艺技术管理、设备设施管理、作业和条件管理等。

  安全生产管理的基本对象是企业的员工,涉及企业中的所有人员、设备设施、物料、、财务、信息等各个方面。安全生产管理的内容包括: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安全生产策划、安全培训教育、安全生产档案等。

  根据系统安全工程的观点,是指系统中存在导致发生不期望后果的可能性超过了人们的承受程度。从的概念可以看出,是人们对事物的具体认识,必须指明具体对象,如、条件、状态、物质、场所、人员、因素等。

  一般用度来表示的程度。在安全生产管理中,度用生产系统中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与严重性给出,即:

  因素是指在生产过程中能对人造成伤亡或对物造成突发性损坏的因素称为因素(强调突发性和瞬间作用)。

  有害因素是指能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导致疾病,或对物造成慢性损坏的因素(强调在一定时间内的积累作用)。有时为方便起见,对二者不加以区分,统称、有害因素。

  事故是人(个人或集体)在为实现某种意图而进行的活动中,突然发生的、违反人的意志、活动暂时或永久停止的事件。

  生产安全事故,依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第493号)中定义,是指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造身伤亡或直接经济损失的事件。

  安全生产事故隐患,依据《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16号)的,是指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

  风险的不确定性:发生时间的不确定性。从总体上看,有些风险是必然要发生的,但何时发生确是不确定性的。例如,生命风险中,死亡是必然发生的,这是人生的必然现象,但是具体到某一个人何时死亡,在其健康时却是不可能确定的。

  风险的客观性:风险是一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于人的意识之外的客观存在。因为无论是自然界的物质运动,还是社会发展的规律,都由事物的内部因素所决定,由超过人们主观意识所存在的客观规律所决定。

  根据性质不同,风险因素可分为实质风险因素,风险因素和心理风险因素三种类型:物质风险因素、风险因素(故意)、心理风险因素(、疏忽、无意)。

  风险事故是是造成损失的直接的或外在的原因,是损失的媒介物,即风险只有通过风险事故的发生才能导致损失。就某一事件来说,如果它是造成损失的直接原因,那么它就是风险事故;而在其他条件下,如果它是造成损失的间接原因,它便成为风险因素。

  在风险管理中,损失是指非故意的、非预期的、非计划的经济价值的减少。通常我们将损失分为两种形态,即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

  风险是由风险因素、风险事故和损失三者构成的统一体,三者的关系为:风险因素是起或增加风险事故发生的机会或扩大损失幅度的条件,是风险事故发生的潜在原因;风险事故是造成生命财产损失的偶发事件,是造成损失的直接的或外在的原因,是损失的媒介;损失是指非故意的、非预期的和非计划的经济价值的减少。

  从安全生产角度,源是指可能造员、疾病、财产损失、作业或其他损失的根源或状态。从这个意义上讲,源可以是一次事故、一种、一种状态的载体,也可以是可能产生不期望后果的人或物。

  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应包括:生产经营单位各级领导、各职能部门、管理人员及各生产岗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和义务等内容。

  安全生产责任制是生产经营单位岗位责任制和经济责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生产经营单位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核心,同时也是生产经营单位最基本的安全管理制度。

  一是纵向方面,即从上到下所有类型人员的安全生产职责。在建立责任制时,可首先将本单位从主要负责人一直到岗位工人分成相应的层级;然后结合本单位的实际工作,对不同层级的人员在安全生产中应承担的职责做出。

  二是横向方面,即各职能部门(包括党、政、工、团)的安全生产职责。在建立责任制时,可按照本单位职能部门的设置(如安全、设备、计划、技术、生产、基建、人事、财务、设计、档案、培训、党办、宣传、工会、团委等部门),分别对其在安全生产中应承担的职责作出。

  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是指为强企业生产工作的劳动、改善劳动条件,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和健康,促进企业事业的发展,根据有关劳动的、法规等有关,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制订的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要求的各项安全措施的统称。

  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主要包括:安全生产会议制度、安全生产资金投入及安全生产费用提取、管理和使用制度、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安全生产检查制度和安全生产情况报告制度、“三同时”管理制度、安全生产考核和惩制度、岗位标准化操作制度、作业审批制度、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重大源检测、、管理制度、劳动防护用品配备、管理和使用制度、安全设施、设备管理和检修、制度、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制度、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制度、应急预案管理和演练制度、其他保障安全生产的管理制度。

  安全生产投入:是指为了保障安全生产相关制度措施的有效落实而投入的资金,安全活动的一切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总和。人员、技术、设施等的投入、安全教育及培训、劳动防护及保健费用、事故及预防、事故伤亡人员的救治花费等,均视为安全投入。

  主要是指生产经营单位的生产经营者违反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律、条例、规程、制度和有关指挥生产的行为。违章指挥具体包括:不遵守安全生产规程、制度和安全技术措施或擅自变更安全工艺和操作程序,指挥者未经培训上岗,使用未经安全培训的劳动者或无专门资质认证的人员;指挥工人在安全防护设施或设备有缺陷、隐患未解决的条件下冒险作业;发现违章不等。

  主要是指现场操作工人违反劳动生产岗位的安全规章和制度,如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操作规程、工人安全守则、安全用电规程、交制度等以及安全生产通知、决定等作业行为。违章作业具体包括:不遵守施工现场的安全制度,进入施工现场不戴安全帽、高处作业不系安全带和不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擅自机械、电气设备或拆改挪用设施、设备;随意爬脚手架和高空支架等。

  主要是指工人违反生产经营单位的劳动规则和劳动秩序,即违反单位为形成和维持生产经营秩序、劳动合同的得以履行,以及与劳动、工作紧密相关的其他过程中必须共同遵守的规则。违反劳动纪律具体包括:不履行劳动合同及违约承担的责任,不遵守考勤与休假纪律、生产与工作纪律、惩制度、其他纪律等。

  安全生产检查是指对生产过程及安全管理中可能存在的隐患、有害与因素、缺陷等进行查证,以确定隐患或有害与因素、缺陷的存在状态,以及它们为事故的条件,以便制定整改措施,消除隐患和有害因素。

  安全生产检查是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是消除隐患、防止事故发生、改善劳动条件的重要手段。通过安全生产检查,可以发现生产经营单位生产过程中的因素,以便有计划地制定纠正措施,生产的安全。

  安全生产检查的方式:安全执法检查、企业定期安全大检查、专业性安全大检查、季节性安全大检查、验收性安全大检查、班前班后安全检查、经常性安全检查、职工代表安全检查、工地巡回安全检查、工地“达标”安全检查。

  安全教育是指新入厂职员、工人的厂级安全教育、车间级安全教育和岗位(工段、班组)安全教育,厂矿企业安全生产教育制度的基本形式。安全教育制度是企业安全教育的基本教育制度。安全教育是入厂教育、车间教育和班组教育。企业必须对新工人进行安全生产的入厂教育、车间教育、班组教育;对调换新工种,采取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的工人,必须进行新岗位、新操作方法的安全卫生教育,受教育者,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操作。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