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度是指人和建筑的关系,以及建筑和的关系。比例陪衬则是建筑和群体及城市关系,各地区有相应的陪衬
我的学长戴念慈院士,做过许多大型公共建筑,我问他:“建筑设计什么最重要”,他说:“建筑中有许多要素,如建筑材料、色彩,但唯有比例尺度更重要,因为尺度错了,建造后是无法更改的。”
尺度的考量应考虑多个方面,如建筑在中的尺度、建筑的意义尺度、建筑的人性化尺度等等。在淮安建造设计纪念馆时,将高度定为 26m,这是意义上、上需要的。纪念馆的高度大小是的尺度,入门门框 8m 高也是尺度,而入口中我们又加了一个近 4m 的小门框,这是人的尺度,一位著名法国建筑师看了后甚是赞同。
在设计侵华日军南京大遇难纪念馆时,纪念馆把幸存者的脚印印在地上,这构思是好的,但是却与周边放大了的遇难者的“人头”和“手”不相匹配,在尺度上是很遗憾的。
沈阳九一八纪念馆,后面有个由“日历”筑成的台历牌。后要扩建一个纪念馆。原有“台历牌”18m 高,设计建造的纪念馆将高度控制在 12m,以示对前者的尊重,并使前后匹配,纪念馆设有大钟,每年 9·18 敲钟以示纪念。这就要求我们在具体设计纪念馆时,要有个纪念匹配的概念,尺度在意义上也有诸多关系。
俄罗斯的雕塑有许多名作,如的彼得大帝的骑马铜像,莫斯科冬宫广场上的雕像,以及伏尔加格勒的斯大林格勒大血战的妇女像高达 80 余米,是为世界之最。他们在署名时都把雕塑家设在前,而建筑师设在后。
雕像本体为一右手持剑高举,左手水平伸展的《祖国·母亲》。“母亲”身高 52 米,连同右手高举的宝剑,为 85 米,再加基座共 104 米。在尺度上有个基座与雕像的关系,要使基座的形状、大小与雕像相匹配。金字旁的女孩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