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之前的自学考试一样,我选择了报培训班,我觉得我比较适合这样学习方法,有可能是那年的确很忙,另一方面,这种成熟的注册执业考试没有引起我足够的重视。我总觉得我能准备的我都准备了,周末没有休息,还得起早去听课,想想这些还是蛮辛苦的,考试也挺顺利的,应该问题不大。没想到,2014年年底成绩下来,全部挂了,一科都没能通过。除了案例,其它三科与及格线都差不了多少。
2014年,又报名了,报名后就开始准备复习了,报名一个多月后,怀孕了,孕前的反应特能睡,没有一点心思看书。同事说:孩子就生这么一个,试以后可以再考。就这样,报了名,没怎么复习,但为了那报名费,还是鼓起勇气,带着孩子一起去考试。2014年年底,竟然还通过了一科《基础理论与法规》,刚刚好60分。
2016年,孩子大些了,考试有了新的动力,想一股作气,选个好的培训机构:学吧考培,一年一次性通过。五月份开始复习,在培训上课前所有的书都细看过一遍,培训的时候效果的确好很多。尤其是案例,培训前看了新旧教材各一遍。那年进入看书复习的状态很快,效果也很好,上了老师讲的案例课后,重复重点地经典题是很有必要的,而且不是做一遍就可以的,至少要做三遍,而且要做到自己不会出错才行。由于孩子小,在家是没有时间复习的,所有的这些复习都是利用周末和每天下班后的一两个小时,这样了两个多月,我的付出得到了回报,年底的成绩下来了,除了《计价与控制》差四分外,其它三科顺利通过。
2017年,积极调整心态。虽说只有一科会轻松很多,其实有时人的感觉是相反的,刚开始有些紧张,为了缓解这种紧张,根据时间的分配,我报了一级建造师四科,因为一级建造师里面的好多东西都是与造价师相通的,所以今年的前几个月一直在跟着老师在复习一级建造师,一直到七月份,又听了一遍今年的《计价与控制》,与老师交流一下提分的想法,老师给出的就是多做计算题,把计算题的分数提高了,那几分自然就上去了。这的确是个好的办法,我也是按照老师的指导进行了系统的复习。有人说,一级建造师和造价师一起考,时间来得及吗?事实上,对我而言,今年一点儿都不冲突,相反,建造师的管理知识对《计价与控制》这科是个很好的补充。
九月份考完建造师,感觉很好,当时的感觉是只要法规能通过,其它三科没有问题,尤其是实务。所以考后都休息了一个星期,看《计价与控制》书感觉特别地简单。为了以防万一,十一前的一周就开始再次复习了,十一期间做了模似考试,巩固学习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