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关于2018年全市工程造价咨询企业执法检查情况的通报

※发布时间:2019-2-14 0:27:06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脸上的痣图解

  为加强事中事后监管,营造诚实守信、公平竞争、健康有序的工程造价市场秩序,根据国家、省、市有关工程造价的法律法规以及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机制的各项要求,我局组织开展了

  本次检查共成立2个现场检查组和5个文件检查组,抽查工程造价咨询企业69家(其中本地企业22家,外地企业驻深圳分支机构47家)。10月15日—10月19日,现场检查了本地工程造价咨询企业的资质、人员和经营管理等情况,并抽取工程造价文件;10月19日—12月29日,对抽查文件的性和准确性进行了审核;10月29日—11月9日,现场检查了外地工程造价咨询企业驻深圳分支机构的办公场所、人员和经营管理等情况(外地企业驻深圳分支机构的文件不带回审核)。现场检查和文件审核结束后,采用量化的标准分别对本地企业和外地企业进行了综合考评(考评结果详见附件1和附件2)。

  本次检查工作在五个方面进行了改进和优化:一是加强市区联动。检查工作由市住房建设局勘察设计与建筑业发展处、市造价站、区造价站和市造价师协会共同参与,便于有针对性地发现并解决行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升检查效果。二是进一步贯彻落实“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机制,减轻企业负担。在对新成立企业、去年检查资质不达标企业进行重点检查的同时,其他受检企业均采用随机抽取的方式确定。三是启用执法记录仪。对行政执法过程进行全程音像记录,实现行政执法的全过程留痕和可追溯管理,促进严格规范文明执法。四是加政执法公示工作。在事前环节将检查内容、考评标准等执法事项全部予以公示,增加执法工作的透明度和公信力,接受社会监督。五是优化检查内容和流程。制定外地企业驻深圳分支机构考评标准,和本地企业一样采用量化的标准进行考评。

  日常监管和随机抽查结果表明,我市工程造价咨询行业的整体发展状况良好,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企业数量不断增加。由于工程建设投资改善、行业发展规范及市场等因素,2017年8月至2018年9月,本地企业新增9家,总数达到101家;来深圳开展信息登记的外地企业新增50多家,总数接近250家。二是本地企业综合实力不断提升。多数本地企业能够做到资质条件达标、规章制度健全、办公硬件合格、专业人员充足、从业执业行为规范,积极配合提供造价咨询企业监管服务平台(以下简称监管服务平台)各项数据,通过加强信息化技术应用、开展全过程工程咨询业务等方式,不断开拓新的业务增长点、优化业务结构、提升服务水平,营业收入逐年增加。但是,在检查过程中也发现了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改进和规范。

  (一)部分企业资质条件不达标或资质证书未延续。深圳市同飞扬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深圳市中兴工程造价咨询有限公司、深圳市中联建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和深圳市金算工程造价咨询有限公司存在专职专业人员人数不符合资质要求等资质条件不达标的问题;深圳市瑞信达投资咨询有限公司、深圳市方圆建设工程监理有限公司资质证书到期,未及时办理延续手续,已暂停从业。

  (二)新取得资质证书的企业经营管理不规范。新取得资质证书的企业对工程造价相关法律法规理解不够透彻,在经营管理和业务开展上经验不足,为减轻因项目少带来的经营成本压力,存在专业人员不足和注册造价师违规挂靠等问题。本次共抽查5家新取得资质证书的企业,其中2家存在专业人员不足和注册造价师违规挂证的问题,1家存在未及时办理资质证书变更手续的问题,还有1家未及时办理资质证书延续手续。

  (三)造价咨询企业监管服务平台信息填报不及时、不完整。搭建造价咨询企业监管服务平台是利用信息化技术加强和改善工程造价监管,逐步建立以信用为核心的市场监管机制的重要举措。部分企业对信息填报工作不够重视,现场检查发现,6家本地企业和18家外地企业驻深圳分支机构存在监管服务平台信息填报不完整、不及时的问题,影响了我市工程造价统计报表的准确度和信息化监测的进程。

  (四)外地企业驻深圳分支机构从业行为不规范。目前在市住房和建设局企业与人员信息诚信申报平台登记的外地工程造价咨询企业中,约三分之二没有登记驻深分支机构地址或深圳联系电话。本次共抽查外地企业47家,其中10家未注册分公司仅进行信息登记。有分公司的37家企业中,6家正在注销或已经注销,实际到现场检查的企业为31家。现场检查发现,11家企业办公地址与注册地址不一致,17家企业注册造价师未按要求到场3人以上,5家企业未签订工程造价咨询合同或文件签字盖章不规范,6家企业近一年未开展工程造价咨询业务,文件数量超过20个的仅13家。办公场所不固定、驻深专业人员不到位、项目小且数量少、文件质量难以是目前外地企业驻深圳分支机构存在的主要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市工程造价咨询行业的健康发展。

  (五)部分企业文件编制不严谨,内部校核程序需加强。本次共抽查造价文件19份,有14份存在清单项目套用消耗量标准及子目换算不合理的问题,14份存在清单项目特征描述不符合招标文件、清单计价规范、现行计价规程的问题,10份存在工程量清单工程量及套用消耗量子目工程量错误的问题,以上数据反映了工程造价咨询企业在相关计价标准、规范、规程的学习和执行上存在不足。本次文件检查中增设了“是否有校核记录”的检查项,从检查结果看,大部分受检企业虽可提供项目的校核记录,但并未开展实质性的校核工作,校核机制形同虚设。

  本次检查共签发《责令改正违法违规行为通知书》5份(详见附件3),并在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网站予以公示。截至2018年12月20日,存在违法违规行为的企业已经全部提交整改报告。我局将择时对整改情况进行复查,对于整改后资质仍不达标的企业,将提请资质审批机关吊销企业的资质证书或降低企业资质等级。现对各企业下一步工作提出三点要求:

  (一)加强企业管理,提升综合竞争力。各工程造价咨询企业要结合此次检查的情况,认真总结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加强工程造价相关法律法规和计价规范规程的学习,建立完善的企业管理制度、质量制度,形成规范、统一的编审标准,提高管理水平和造价文件编制质量,积极创新管理,优化业务结构,延伸和拓展业务范围,推动企业转型升级,不断提升我市工程造价行业的综合竞争力。

  (二)继续做好监管服务平台信息填报工作。截至2018年12月20日,本地企业已全部入驻监管服务平台,外地企业入驻超过50家,基本实现企业基本信息、文件信息、诚信信息等信息的归集整合,建立了实时更新的深圳市工程造价咨询行业信息数据库。但目前仍存在外地企业入驻数量较少、文件填报不完整等问题,各工程造价咨询企业要认识到监管服务平台建设的重要性,安排专人负责,认真、及时做好平台信息的填报和工作,确保各项信息、数据的真实性、有效性和准确性,建立更加强大、完善的工程造价行业数据库,为工程建设市场的预测预判及宏观决策提供支持。

  (三)配合开展行业廉洁自律管理工作。各工程造价咨询企业应积极配合市造价工程师协会签署工程造价咨询行业廉洁自律公约,并按照公约要求,依法经营、廉洁从业、规范、约束、监督,自觉社会利益和市场经济秩序,共同建立守信激励、失信的工程造价市场,推动我市工程造价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相关阅读
  • 没有资料